文/林韡承傳道
在使用拉丁文的教會傳統中,聖誕節前的四個週日稱為 Adventus,即「來臨」之意。(信友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來到上海的西方宣教士,所以廣義來說,我們繼承了西方拉丁教會的傳統。)中文世界裡面,Adventus 有幾種翻譯,包含:「待降節」、「將臨期」、「降臨節」等等。譯名雖多,但整合起來看,這些名稱反應出這段節期的意義:我們紀念兩千年前神的「降」生、「臨」到這世界,但不只如此,我們更是在現今等「待」耶穌基督「將」來的再「臨」。
換句話說,這段時間不只幫助我們「往回看」,思想耶穌已經降生了、已經啟動神國的降臨了,這段時間同時也鼓勵我們「向前看」,去企盼神國在未來的完全實現。神學家將這個狀態稱為「已然未然、既濟未濟」,英文是 “already but not yet”。有一個比喻可以說明這種狀態: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諾曼第登陸行動發生在所謂的 “D-day”,而這個反攻最終帶來歐戰的勝利日,即 “V-day”。我們現在活在 D-day 和 V-day 之間;雖然勝負已定,但勝利之日尚未到來。
有一首 18世紀的流傳至今的聖詩很適切地描述這期間的心情:以馬內利,懇求降臨…… 以馬內利,定要降臨!(「以馬內利」是希伯來文,新約作者視其為耶穌的名號之一,意思是「神與我們同在」。)
Opmerking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