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東福藝聞︱歷史人物】耶柔米

⽂╱林韡承

圖/卡拉瓦喬 (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),〈寫作的聖耶柔米〉,馬爾他聖約翰大教堂收藏,約1607–1608年,油彩畫布, 112 × 157 cm。


你曾聽過牧師講道時說「這個字在聖經原文中,意思如何如何」嗎?如果有,你聽到的,可是來自西元四世紀耶柔米的回響!


耶柔米 (Jerome) 生於西元四世紀中期,卒於西元420年。在那個年代,多數人讀舊約聖經(希伯來文),要嘛是讀四五百年前的七十士譯本(希臘文),要嘛讀由七十士譯本再翻成拉丁文的抄本。我們可以想像,如果有人將《莎士比亞全集》翻成日文、再翻譯成中文,雖然主旨可能大致正確,但也會遺失許多細節;相對來說,如果有人將它直接翻成中文,我們便能更直接地了解它的意思。耶柔米對後世教會最大的貢獻之一便與此相仿:他重新考究舊約聖經的希伯來文,將其譯為當時通俗的拉丁文。(這個譯本後來成為所謂的《武加大譯本》,直到二十世紀都還被天主教會使用。)


但耶柔米可不是個書呆子;他並非住在象牙塔裡的學者,對世事不聞不問。反之,耶柔米年輕時曾放蕩濫交,因而深刻體會到世上情慾的虛浮不定,最終發揚苦修主義 (asceticism),鼓勵基督徒戒除對世界的貪婪。


這幅卡拉瓦喬的耶柔米像,傳神地描繪出耶柔米的聖經翻譯工作與苦修主義:耶柔米參考著原文聖經執筆翻譯;他光著上身,示意他的穿著簡便樸素、戒除享樂;一旁的骷顱頭與蠟燭皆象徵人生的短暫,點出跟隨基督才是永恆。


耶柔米除了翻譯聖經,亦完成許多聖經註釋,並留下許多信件,讓我們一窺四、五世紀基督徒的生活。即便過了一千六百年,他的鼓勵仍然如此生動:

「我的建議絕非出自菜鳥水手的心得;菜鳥水手從來沒沉過船、失去過貨物,也從未經歷過狂風巨浪。反之,晚近亦發生船難者如我,我對其他旅人所發的警告,出自內心的恐懼。航道的一側是自我放縱——它如同海怪,將靈魂的救贖吸入漩渦之中;航道的另一側是情慾——它如同女妖,微笑著引誘人的貞潔觸礁。岸際兇殘;魔鬼領著海盜,要以鐐銬禁錮他們所捕捉的囚徒。


別輕易受騙;別過度自信。海面或許看起來如池塘一般平靜,清風徐來,水波不興;然而霎時間,海浪將湧起如高山,暗潮洶湧,危機四伏。所以,當放開綁繩、揚起船帆,將十字架繫在船首作為旌旗。」(寫給修士Heliodorus的信)


(傳統教會年曆在九月30日——即本周四——紀念耶柔米。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