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東福藝聞】敦化南路的週三夜晚

文/徐韻豐執事


「我們的相處模式相當『佛系』,不會有太熱情的關懷和積極的互動。」(此處「佛系」一詞與他神無關,請點此參考網路新興用語解說


「如果你想等和我們熟一點,再加入 Line 群組收到聚會訊息,也完全沒有關係。」


「群組基本上只有聚會通知、組員對聚會當天內容的回應,偶爾一兩則的代禱事項。」


接任禾場小組長要邁入第二個年頭了,每次崇拜結束,有社青新朋友希望進入小組前,這幾句話已經成為介紹小組的固定台詞,這些台詞看似用來「消毒」新朋友與教會團體間的社交恐慌,但這種互動模式卻也多少回應了現在職場人士的光景:懼怕社交軟體資訊的疲勞轟炸、沒有餘力回應過多的人際關係。


禾場查經小組成立於東福創立的前半年,取名「禾場」緣起於最早的聚會場地,是在東區鬧區同名的芳療學苑。我們的聚會跳過了詩歌與音樂,大家幾分鐘安靜閱讀完查經的範圍後,便開始對經文的討論,三年下來我們也走完七八卷書,每次聚會未必都能得到一個完好的結論,但也有更多次聚會,結束後能感受到疲乏的身心充飽了電。


每次聚會代禱分享的半小時,是我們簡短的交誼時光。我們的組員年齡層相當寬廣,從剛邁入職場的新鮮人,到小孩即將上大學的人父人母,雖然各自背景很不同,但分享的,大概也都是辦公室或家庭裡對上對下的困難、對於工作或是前途的迷惘與不滿意,當然也有許多長久且深刻的傷痛需要被醫治,試圖尋找一個「樹洞」來分擔心裡的苦。當然,如果有些話在心裡還需要一點時間,在這裡使用「Pass」也沒有壓力。


以前可能種種原因,有許多的組員沒有辦法參加實體的崇拜,然而隨著時間累積,小小火慢慢加溫,您可能有機會在崇拜看到一些相對不熟悉的面孔,這些面孔多半害羞,不太會主動打招呼,但他們也漸漸在東福信友堂找到歸屬感。今年七月第一週是我們最後一次使用光武教室聚會,希望可以用這則介紹禾場小組的短篇,紀念那些週三傍晚聚會完,步行在敦化南路上的滿足感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