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東福藝聞】「記得你的洗禮!」

文/林韡承弟兄


你記得自己受洗是什麼時候嗎? 有些教會一季舉行一次洗禮,有些教會則在特定節日前後舉行洗禮,例如聖誕節、復活節等等。聖經沒有規定洗禮該在何時舉行,但教會歷史的頭前幾百年,常常只在復活節舉行洗禮。歷史研究甚至讓我們發現,高盧地區在西元578年有項決議:除非當事人臥病在床、臨終在即,否則洗禮一律只能在復活節當天舉行;若有牧師不顧這項規定、任意替人施洗,則必須接受懲戒,三個月不得領聖餐。 這麼作在今日的台灣可能不大被接受,不過這樣的傳統卻讓我們反思:為何「洗禮」與「復活節」如此息息相關?原來洗禮的意義是參與耶穌的生命、死亡與復活中。如歌羅西書二章 12 節寫道:「你們接受洗禮時已經與基督一同埋葬了,並藉著相信上帝使基督從死裡復活的大能,與基督一同復活了。」(當代譯本)既然洗禮的意義是與基督同葬、同復活,那麼在復活節舉行洗禮,就更能強調洗禮與復活、獲得 新生命之間的關聯了。 基督教的禮儀神學認為洗禮是一種「不可見之恩典的可見記號」。神不是單單要我們對祂擁有不可見的信心,更透過看得見的東西,例如「水」,提醒我們祂所給我們救恩。神學家馬丁路德寫道,他受魔鬼試探時,他就對自己說:「我已經受洗,我是個基督徒。」我們的信心有時軟弱、動搖,但這時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當初在洗禮中確實被水浸濕,藉此提醒自己:我們與基督一起復活的事實,和那洗禮的水同樣真實。 但如果我們早已忘記被水浸濕的感覺如何,怎麼辦?廿世紀中葉以後的某些西方教會因此發展出這樣的儀式:復活節當天,無論有沒有新人受洗,牧師會提一小桶水,穿梭在會眾中間,輕輕地將水灑在會眾身上,並說:「記得你的洗禮!」我們教會尚無這項傳統,但今天,你只要洗手、洗澡、碰到水,都可以對自己說:「記得你的洗禮!我與基督確實同復活!」


bottom of page